湖南教育新闻网讯(通讯员 宋佳琪 覃凯梨)近日,长沙市天心区星语林康复中心内活力满满。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国家级创新团队成员宋佳琪利用暑期开展为期5天的舞动治疗公益课程,以艺术之力助力特殊儿童康复成长,赢得家长与机构的高度认可。这不仅是学校特殊教育领域实践成果的一次生动展现,更是特殊教育国家级创新团队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会的具体行动。
此次课程由团队成员宋佳琪主导设计。作为长期深耕舞蹈教育与特殊教育融合领域的教师,她将拉班动作分析理论与儿童发展特点相结合,融入身体部位、颜色、动物等多维认知元素,并加入情绪感知与表达训练,通过趣味化、情境化的舞动环节,让孩子们在音乐与律动中释放情绪、增强互动。活动中,“身体藏宝图”帮助儿童在拍打、指认中强化身体认知;“彩虹丝巾舞”让孩子用肢体演绎天空、火焰等意象,体验情绪表达;“动物舞会”则在角色模仿中培养协作与交流。孩子们从起初的拘谨到逐渐开朗,有的主动与同伴击掌,有的能用舞蹈动作表达“开心”或“难过”,变化令家长与教师倍感欣慰。
康复中心负责人陈思表示,舞动治疗为机构带来了新的干预思路,让特殊儿童在快乐体验中提升自我感知与沟通能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具有独特价值。一位家长分享,孩子以往少有主动交流,课程结束后不仅会随音乐拍手,还会带着家人模仿课堂动作,这让家人们看到了新的希望。
舞动治疗作为新兴的辅助干预手段,打破了语言沟通的壁垒,让特殊儿童通过身体“说话”,在律动中修复感知、建立连接,对提升生活质量、促进社会融合意义重大。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国家级创新团队持续推动这一方法的本土化探索与实践,把科研成果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康复教育方案。
此次公益课程在高温酷暑中顺利开展,得益于团队对社会责任的坚守与付出。宋佳琪表示,看到孩子眼中的光一点点亮起来,所有努力都值得。这份信念也是团队全体成员的共同写照——用专业所长回应社会需求,用教育初心温暖更多生命。
作为湖南省特殊教育领域的重要创新力量,长沙职业技术学院特殊教育国家级创新团队坚持“产教融合、校地协同”育人理念,将课堂延伸至社区、机构与家庭,探索多元化干预模式,形成了可推广的实践经验。未来,学校将继续支持团队深耕特殊教育领域,让舞动治疗等更多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惠及更多特殊儿童,使他们在艺术的滋养中拥抱更广阔的世界,为建设包容共享的社会贡献教育力量。
编辑:王轶诺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