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 (通讯员 邹银桥 周可歆)7月,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丹霞解码·防灾兴村”社会实践团走进邵阳市新宁县崀山镇。团队成员发挥专业知识,开展地貌、地灾安全科普,为200余名村民及儿童带去生动的地质科普课程。此次活动旨在将地质知识传递给公众,宣传崀山丹霞特色地貌资源和地灾防治知识,提升公众对自然景观的认知,以及地灾群防群控意识。
科普课堂开始之前,实践团徒步勘查崀山青年期至老年期丹霞地貌剖面,采集砂岩、砾岩等8类典型岩石标本,分类标识后用于科普课堂展示。“这些红色岩层记录了6500万年的地球故事。”队员张志虹在科普课堂上说到。通过岩石标本展示、地貌动画演示,向村民揭示崀山“赤壁丹崖”形成的地质奥秘。“以前只觉得山景壮美,现在才知道每块石头都有故事。”民宿经营者李大姐在培训后,主动将宣传资料纳入客房导览手册。针对丹霞地貌区地灾高发的情况,实践团队员们着重介绍里溪村周边可能面临的地质灾害危害,如山体滑坡、崩塌等。讲解实用地质灾害识别、避险方法、正确的逃生路线选择、应急避险黄金法则等知识。
此次活动实现社会效益与育人价值双丰收。大学生们在实践日志中写道:“村民拉着我们排查自家后山裂缝时,突然明白了‘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分量。”里溪村村委李书记在交流座谈会上表示:“高校团队用地质眼看崀山,既送来防灾金钥匙,又打开振兴新思路。期待在双方努力下,形成地灾群防群控长效机制。”
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终践行“知行合一、服务社会”的育人理念。本次科普活动通过专业解码自然资源,精准输送防灾技能,探索出高校赋能乡村防灾减灾的特色路径,为守护世界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提供青年方案。
编辑:谭尔豪
二审:陈文静
三审:倪正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