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教育新闻网讯(记者 王诗蕾 通讯员 欧玉香 陈婧)“浏阳的布竟如此有名!亲手织造时,那份神奇感真是难以言表!”浏阳长兴湖小学教师胡佳汶手把手指导学生操作织布机,洁白的苎麻细线在经纬穿梭间,逐渐编织成有着古朴纹理的夏布片段。
6月17日,一场“聚焦劳动素养,共研育人新径”主题观摩交流活动在浏阳长兴湖小学展开。该校精心呈现的《妙 “布” 可言 —— 智能夏布小织工》劳动教育创新实践模式,为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样板。
课后,嘉宾们走出教室,占地十亩的“童趣四季”综合实践基地,其规模之大、设计之巧,令来访教师们无不惊叹连连。谁能想到,这片生机勃勃的生态园地,两年前竟是一片荒坡。
副校长欧玉香介绍,学校科学整合资源,将其打造成集种植区、养殖区、孵化区和古法养鱼区于一体的实践乐园。种植区内,苎麻、香水柠檬等作物郁郁葱葱;养殖区内,孔雀踱步、松鼠跳跃,鹌鹑、鸡等动物悠然自得。这里运行的“生态魔法”系统,以其独特的循环机制,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 动物粪便经处理化作肥水滋养作物,作物又成为动物的 “口粮”,形成自给自足的微型生态循环链。
教学楼内同样充满生态智慧,古法生态鱼缸与种养观察角配备显微镜、望远镜,为学生课间观测生命成长提供便利。在动物养殖与孵化区,已有20余名学生因积极参与鹌鹑孵化观察活动,荣获市级科技奖项。种植示范区里,师生共同打理的植物相映成趣;古法养鱼区则无声传递着传统生态智慧。
“每个空间都是素养生长的土壤。” 校长黎超表示,家长进校传授种植技术,周末亲子共同维护基地,劳动社团配套《成长手册》延伸至家庭与社区,百合花义卖等,劳动教育在这里已突破技能学习范畴,构建起 “家校社” 协同育人网络。
本次观摩交流活动,不仅是长兴湖小学劳动教育特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搭建了区域劳动教育深度研讨的桥梁。
编辑:王诗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