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到韶山去!_《湖南教育》_湖南教育新闻网 - 湖南教育报刊集团主办
当前位置:
湖南教育新闻网 > 要闻 > 《湖南教育》 > 详情

深度 | 走,到韶山去!

2024-01-18 17:43:05 来源:湖南教育 作者:湖南教育

总策划  熊名辉

执行策划  王树槐

本刊记者  阳锡叶 余杏 曹鑫宇 卿前进

在湖南,有这样一堂“大思政课”:

这是一堂由湖南省委省政府主导统筹,全省十余个部门和单位参与,举全省之力打造而成的大思政课;

这是一堂将课堂搬进毛泽东主席故里韶山,全省千万名中小学生都将参与,实现红色研学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的大思政课;

这是一堂现实与历史深度结合,将亿万中国人民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作为最鲜活、最生动“教材”的大思政课。

这堂大思政课就是“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活动。

2023年4月以来,湖南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湖南省委省政府主导统筹下,全面掀起“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热潮,办好总书记点赞的“移动思政课”,并通过韶山红色研学的示范效应,引领带动全省红色教育、红色研学蓬勃发展,积极探索大思政课的“湖南实践”。

截至2023年12月底,湖南省已先后组织107批次94 546名学生赴韶山接受革命传统教育,持续把“红色种子”撒播到广大青少年心中,取得学生受教、家长满意、社会好评的效果,打造了全省乃至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红色研学品牌。2023年7月19日,教育部办公厅专题发文,向全国推广了这一典型经验。

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png

一堂举全省之力打造的大思政课

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1).png

“今天,我们站在毛泽东广场,沐浴先辈荣光,请同学们举起右拳,跟我一起庄严宣誓!”11月17日下午,来自江永县第一中学的邓奕轩同学作为领诵人,站在毛泽东铜像一侧,面向在场1000名来自江永一中、江华二中的研学学子,发出铿锵有力的号召。

“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领诵人的带领下,学子们发出铮铮誓言,令人澎湃的青春之声响彻广场上空。

为什么要在全省打造这样一堂“大思政课”?

“湖南红色资源丰富,十步之内必有芳草。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9月考察湖南期间作出的重要指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先后3次到湖南考察,都强调要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一座精神的丰碑;一处革命文物旧址,就是一个常学常新的生动课堂;一处红色旅游景点,就是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近年来,湖南省委省政府以及省教育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实施“时代新人铸魂工程”,积极探索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路径,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精心打造了“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奋斗青春号”大思政课堂、岳麓书院大思政课堂等众多具有湖湘特色的“大思政课”品牌。

2023年5月24日正式启动的“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正是湖南打造的又一个“大思政课”品牌。

韶山,是“红太阳升起的地方”。

这里,见证了一代伟人毛泽东出生成长、求学求索、革命实践的光辉历程,传颂着“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的壮志豪情。

这里,毛泽东同志开办农民夜校,开展农民运动,亲手创建了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以“星星之火”积蓄“燎原之势”。

这里,以毛泽东同志六位亲人、“韶山五杰”为代表的1700多位革命先烈一身傲骨、一往无前,用满腔热血铸就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革命精神。

2023年3月15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履新的第一站就来到韶山。“来韶山的学生多不多?”“孩子们收获怎么样?”沈晓明询问了相关情况后,当即提出:“组织全省中小学生在读大学前到韶山研学实践,让韶山这块红色圣地‘活’起来,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自此,湖南全面启动了“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计划组织全省每一名中小学生在高中毕业前都进行一次“韶山行”,并将红色研学与思政教育紧密结合,积极探索大思政课的“湖南实践”。

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全省中小学生参观研学同一红色圣地,这在全国是首创。

湖南省委主要领导高度重视,连续作出系列指示批示,为创新开展思政教育指明方向路径。同时,省委专门安排1名省委常委牵头韶山红色研学工作,指导完善实施方案、研学课程,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问题。

为确保“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有序开展,省委宣传部牵头,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财政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文旅厅、省韶山管理局、湘潭市委市政府、韶山市委市政府等13个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

省教育厅多次组织各相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科学制订《“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实施方案》,统筹调度各项准备工作,全力打造全国中小学生思政教育和红色研学的金字招牌。

同时,湖南更是拿出“真金白银”来推动此次红色研学,坚持“不让学生出一分钱”,明确红色场馆和教学资源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相关交通、食宿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创收,所有费用由省、市、县三级财政“买单”。

高位推动,各方联动。

湘潭市是此次红色研学试点市,负责为全省“打样”。

“2023年3月接到通知,4月就要试行,没有模板可以参考,哪些部门干哪些事,流程该如何设计,都毫无头绪。”湘潭市教育局党委委员、总督学谢忠平表示,当时感觉任务非常“压头”。

为把“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扛下来”,湘潭市委书记刘志仁带队赴韶山开展红色研学工作专题调研,湘潭市多次召开由市委领导主持的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3月中旬到4月初,湘潭市教育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数易其稿,制订出《全市中小学生“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实施方案(试行)》,明确目标任务及职能职责。

大家一次次讨论,一次次遇到问题,一次次解决难题。“自4月13日启动试点以来,我们每晚召开复盘会议,全面梳理问题和短板,研究制订相应措施。”谢忠平说。

其中,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住哪里?

经过多次思想“碰撞”,离毛泽东广场仅几百米,由毛泽东同志亲自倡议创办、亲笔题名、亲临视察的韶山学校(老校区),成了最佳选择对象。

但老校区已经闲置了两年,设施设备有些老旧。“要做就要做好!”为此,省教育厅专门安排资金2900多万元,将韶山学校(老校区)提质改造成了韶山学校思政教育研学实践营地,新增床位1010张,能同时满足1000名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营地成功获批国家级研学营地。

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和韶山市是“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的“东道主”,负责为全省来研学的中小学校做好服务。

“3月份,接到任务后,我们第一时间响应号召,连夜召开会议,抽调精干力量组建工作专班。”湖南省韶山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邓文一说,工作专班由局领导牵头,机关处室及局属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共同参与。

“科学设计研学路线,让研学效果达到最好,是个很大的难题。学生来了后,第一站是去故居,还是去广场,抑或是纪念馆呢?路线必须先明确。”邓文一说。如何确定呢?没有“巧方法”,只有“笨办法”。工作专班的工作人员全体出动,一条条路线去体验,一步步去丈量,经过反复对比,最终选出最优路线。

韶山游人如织,如何将游人和研学学生合理分流,确保研学顺利有序,也是湖南省韶山管理局遇到的一大难题。

为让学生能从容地参观学习,湖南省韶山管理局设置了专门研学时段,并通过预约等方式提前告知游客,将学生与普通游客错开,分批次分线路进入毛泽东同志故居、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等地。

目前,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生平展区、专题展区各设研学通道1个,周一至周五每天上午9点到12点可预约研学学生1000人。毛泽东同志故居设置研学时段,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5点到6点专门接待研学学生。

“研学优先,是我们研学工作的原则。”邓文一说。

为确保此活动的顺利进行,韶山市制订地接服务方案,按照“对接常态化、流程标准化、服务精细化、队伍专业化、安全规范化”的要求,强化餐饮、住宿、接驳、医疗等方面保障。

由于研学营地是由韶山学校(老校区)改建而来,每天1000名研学学生的安全是关键问题。为此,韶山市特意增设了护栏、防护网、隔离设施、门禁系统、应急广播系统等。记者细数了下,这些安全“小细节”共有18处。

同时,韶山市还安排交警,对各路口实行24小时巡逻。在韶山学校校门前的三岔路口,记者多次看到数名交警在为学生护航。“这个路口是景区本地居民车辆出行的必经之路,容易出现人车混行现象,研学期间学生需要多次途经这个路口,存在一定的交通安全隐患。”韶山景区交警中队一名工作人员介绍,为保护研学团队安全通过此地,韶山景区交警中队部署足够警力,现场维护交通秩序,保障学生出行安全。

为了这一堂课能顺利实施,无数人付出了辛勤的努力。

夏天的烈日下,带队教师、公安民警、医护人员和志愿者们为孩子们保驾护航,衣服都被汗水湿透了;冬日的寒风中,他们又迎风冒雨,来回奔波,不知疲倦地为孩子们提供各种帮助。

“我们这么乐于奉献与付出,就是为了将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敬仰之情传递给我们的下一代,让红色文化、红色精神代代传承。”韶山市“我的韶山行”工作专班人员、韶山市红色教育发展中心主任周凯说。

全省各地学生都要走向韶山,安全是头等大事。湖南各地交警、交通运输、高速公路管理等部门立足职能,全力保障师生平安出行、安全研学。

记者看到了一份精确到分钟的行程表:11月17日,江永县第一中学500名学生,8:00从江永永明二桥北边沿河路出发;8:30经江永石岭高速收费站上道贺高速;11:30经道贺高速、厦蓉高速、许广高速,到达常宁服务区;11:30—12:10在常宁服务区休息40分钟;12:10—14:30经二广、沪昆、宁韶高速,到达韶山收费站;14:45到达韶山学校……

湖南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处长黄智勇告诉记者,为确保学生的安全,全省各地交警、交通运输、高速公路管理等部门都会提前收到这份行程表,大家根据时间节点,无缝对接,全程接力护航。

不仅如此,市、县、校三级均成立工作专班,做到活动有方案、行前有备案、应急有预案,统筹安排管理人员、带班教师、随车安全员、随团校医等,全过程、全方位、全环节抓好活动组织实施和学生安全保障,全面推进韶山红色研学落地落实、深入开展。

湘乡市一中就制订了两个方案,一个是《高一年级“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方案》,另一个是《高一年级“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应急预案》。

在应急预案里,就预设了可能出现的异常情况,做好一切准备,确保万无一失。比如,随车准备900套雨衣,以防突然下雨;各班准备好糖果,以防学生站队时因低血糖头晕;准备10多套新校服,以防学生的衣服丢失或破烂等。

“从学校出发到抵达韶山,一路都有交警护送,全程还有带班教师、随车安全员、随团校医共同守护,我们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更觉这趟旅程非常神圣。”邵阳县二中高一学生蒲俊锋说。

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2).png

湘潭市雨湖区金庭宝庆路学校校长胡清戴着红领巾全程参加了学生的韶山研学之旅,见证了一路上交警的无缝对接护航,医护人员的全程陪同,纪念馆研学老师的精彩讲解……“这些无不让我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各级各部门对青少年成长无微不至的关心,以及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的决心。”胡清说。

2023年4月26日,湘潭市在全省率先实施“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首批到韶山研学的是湘潭市雨湖区风车坪建元学校的孩子们。此后,该市3万余名中小学生先后来到了韶山。

2023年5月24日,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宣布“我的韶山行”湖南省中小学生红色研学正式启动,并为红色研学承接单位省韶山管理局和韶山市授旗。

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秦国文在仪式上号召全省中小学生:“希望大家发扬革命先烈的艰苦奋斗精神,用心体验、用情感悟,学出思想、学出信仰,自觉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当天,湘乡市一中800多名高一学生参加。此后,长沙的学生来了,株洲的学生来了,娄底的学生来了……全省中小学生陆续走向韶山,在这里留下了成长的印记。

在毛泽东广场,记者看到,研学的队伍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纷纷为孩子们让道,许多游客站在一旁掏出手机为孩子们拍照留念并为他们点赞:“少年强则国强,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一堂学思研一体的大思政课

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3).png

红色研学,底色是红,关键在学。

作为红色研学热门景点的韶山,接待过许许多多的学生。他们会在韶山打卡,留存下一张照片,但许多学生走马观花,受到的教育并不深刻。研而不学,成为研学里亟须解决的难题。

“对于全省中小学生来说,毫无疑问,‘我的韶山行’是一次研学之旅,但它更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说,要把“红色种子”播撒进广大青少年心中,打造入脑入心的思政课程是关键,要切实将学思研、知信行贯彻研学全过程,将研学作为“行走的思政课”一体化设计,破解研而不学的难题。

怎么设计?

2023年4月以来,湖南省教育厅先后10余次组织近百名省内外思政课专家,精心构建了一套全流程的思政课程。

“整个课程把继承发扬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作为鲜明主题,突出现实与历史深度结合,将亿万中国人民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作为最鲜活、最生动的‘教材’。”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刘静说。

他介绍,这套思政课程把革命旧址变为“红色教室”,用文物史料打造“红色教册”,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厚植爱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课程设计分研前、研中、研后三大部分,有预习、有课堂、有拓展。课程充分利用毛泽东广场、毛泽东同志故居、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韶山学校等红色资源,将诗词、思政、音乐、实践、科普、作文、讨论等元素融为一体,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每一堂课都堪称“金课”。

1月2日、3日,新年伊始,记者跟随华容县一中893名高一年级学生,从韶山学校到毛泽东广场,再到毛泽东同志故居和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全程感受了这一堂精心设计的“行走的思政课”。

1月2日14点45分,华容县一中的20辆大巴跨越200余公里,经过宁韶高速到达了韶山学校思政教育研学实践营地。

下车后,学生们放下行李,迅速集合,在韶山学校操场举行演练后,徒步来到了研学之旅的第一站——毛泽东广场。

此时的毛泽东广场青山环绕,显得庄严肃穆。893名同学整整齐齐地排成方队,面向毛泽东铜像。

在主持人引导下,同学们依次进行了整队、合唱、宣誓、献花等仪式。800多名学生洪亮的歌声久久在广场上空、青山之间回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

这样的青春之声,让许多师生和周围的游客都流下了热泪。

队伍中,2304班孔思涵同学神情庄重专注,这是她第二次来到韶山,但是,当她列队在广场,大声宣誓“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抬头看向毛泽东铜像时,那一刻,毛主席在她心中的形象变得更加伟岸:“我爸是党员,我外公是军人,从小,我就受到了红色教育。在宣誓时,我更加明白了中国共产党的艰苦历程。作为青年一代,我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要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结合起来,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

“为了确保开班式的仪式感和震撼力,我们反复探索,形成了整队、合唱、宣誓、献花等一套庄重流畅的流程。特别是誓词,我们反复打磨了不下一百次,经过充分调研比较,结合湖南实际和韶山特色,数易其稿并反复论证、修改完善。”邓文一介绍道。

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4).png

从毛泽东广场出发,沿着故园路向上走,便来到了研学的第二站——毛泽东同志故居。一栋“凹”字形的农舍出现在学生们眼前,这里就是毛泽东主席的诞生地与成长地。

故居陈列物品中有许多是原物,卧室中的床、书桌和衣柜,堂屋中的方桌和板凳,厨房中的大水缸和碗柜,农具室中的石磨、水车和大木耙等,都曾留下过毛泽东主席的印迹。

“毛泽东主席的房间看上去很温馨,那个垫子看起来很柔软。”“有好多老物件我都不认识。”华容县一中的胡广和毛谅这对同班同学一路走一路看,不时小声交谈。

一间间房屋、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老物件,随着讲解员的讲解,厚重的历史被翻开,近距离呈现在新时代的学生们眼中,唤起了同学们浓厚的兴趣,逐渐开启了他们对那个时代的探索。

“实景化的课堂,更容易激发学生们的思想共鸣。”韶山学校思政教育研学实践营地负责人向燕介绍,“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注重挖掘韶山文物、文献、事迹、故事等红色资源,打造多维度相结合的实景思政课程,既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们的深思。

1月2日夜晚,韶山学校思政教育研学实践营地大礼堂,与其他研学队伍一样,华容县一中的同学们,也即将集体上一堂40分钟的思政大课《恰是风华正茂》。

“17岁的毛泽东带着韶山这片沃土给予他的智慧和力量踏上了通往山外的小路。”面向华容县一中893名同学,韶山学校思政教育研学实践营地思政教师邹佳文用热情洋溢的讲解,配合着舞台的声光电以及一段段历史资料呈现视频,为学生们展现了一堂特别的思政课。

该思政大课以毛泽东为主角,分为“韶山少年”“辗转求学”“傲立潮头”“时代青年”四大篇章。思政教师以毛泽东在青少年时期的励志成长之路为脉络,在关键节点巧妙设置问题,与现场学生互动交流。

“当面对老师关于未来的提问时,同学们猜猜,毛泽东是怎么回答的?”

课堂内的一个设问,引发了学生们的激烈思考。“我觉得他应该会说要救国救民。”“我觉得他会说想成为一名老师,教书育人。”……

“答案真的和大家想的一样吗?毛泽东最终给老师回复了三个字——不知道。”

邹佳文的回答引发了台下学生们的一片哗然,气氛迎来高潮。

“同学们,谁的青春不迷茫啊?!”在哗然之中,邹佳文又用一句感叹引发了学生们深深的思考。

道阻且长,但是行则将至;行而不辍,则未来可期。在课堂的最后,邹佳文问了学生们一个问题:“新时代的考卷已经交到你们手中。请以最青春的声音告诉时代,你们准备好了吗?”

“准备好了!”在响彻礼堂的呐喊声中,学生们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堂课仿佛历史与现实重合,毛泽东和听课的孩子们共同思考,探讨什么才是真正的立志。”邹佳文介绍,“我们通过毛主席的求学立志之路,引导学生们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记者了解到,思政大课《恰是风华正茂》由湖南省教育厅牵头,组织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湖南教育电视台等单位,历时近3个月打造而成,采取了多元化和沉浸式的教学方式,借由在大量史实资料基础上制作的课程“大片”,让历史与现实深度结合,学生们对历史人物获得了更丰富、生动、有趣的认知体验。

1月3日上午8点30分,华容县一中的同学们又排队步入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这里有多堂精心打磨的精品“展教结合”思政微课等着他们。

——走进纪念馆的序厅,一抬头便看到了用毛体书写的五个金色大字“为人民服务”,与展览区内正中间的龙钮大印交相呼应。

第一组100名同学整整齐齐地坐下。

“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一生当中题词最多的一句话,它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共产党人的行动准则。”讲解员吴婷面向学生问道,“同学们知道毛主席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述为人民服务是在什么时候吗?”

吴婷讲述了战士张思德在挖炭窑的时候为救战友自己却牺牲了的故事。“毛泽东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大会上,提出张思德同志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第一次系统阐述了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在奋斗的历程当中,除了张思德,还有雷锋、焦裕禄、张桂梅这一个个耳熟能详的名字。从这样一个个平凡而又伟大的人物身上,可以看到闪烁着的为人民服务的光辉。为人民服务,宛若精神火炬,照亮了一代又一代。”

在讲解员生动的介绍中,“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深深地印在了学生们心里。

——离开序厅,走进纪念馆内部,展柜里的一件睡衣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同学们纷纷伸长脖子仔细看:那是一件白色泛黄的棉质睡衣,材质一般,样式普通,夹层,香蕉领,外侧有两个口袋。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相信同学们很少穿打补丁的衣服了。但你们面前看到的这件毛主席穿了20多年的睡衣,足足打了73个补丁!”讲解员毛玲向学生们介绍着这件睡衣背后的故事。

在睡衣的旁边,有一块电子屏,73个补丁的具体位置被一一标注在屏内的模型上,沧桑岁月清晰可见。

“毛主席身居高位,但他依然保持着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回到当下,我们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起来,那么同学们,我们还要保持勤俭节约这个美德吗?”

“要!”一名男生大声地回复了毛玲。

在人群中,学生魏宇星把这个故事悄悄地记在了她的研学手册上。

——转过展厅拐角,“为什么毛主席睡的床一边高一边低?”在毛泽东同志卧室展景处,华容县一中的学生们发出了疑问。

“大家可以看到,在毛主席的整个房间里,藏书非常丰富。”讲解员李功雪解答了这个疑问,“毛主席酷爱读书,晚年的时候很喜欢在床上读书,久而久之,床的一侧就被书给占据了。工作人员担心书倒下来压在毛主席身上,便找来两个砖块将毛主席休息的这一侧床脚垫高,形成一个坡度。高的一侧,毛主席躺着休息,低的一侧用来放书。”

随着讲解员的介绍,学生毛谅将毛主席关于读书的名言“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默默地记了下来。记者询问发现,处于高中阶段的他,时常对读书感到辛苦和疲倦,他钦佩毛主席对读书的无限热爱。

讲解员继续问:“毛主席读书是不畏艰苦的,不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够坚持如饥似渴地求知求索,那是什么指引他的内心,让他愿意这样去求索?”

面前的学生正在慢慢思索,此时有人喊出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

“是的,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老一辈革命家,他们在青年时期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信念,将自己的个人前途同国家社会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时间迈入新时代,我们这一代的青年学生应当确立的读书目的是什么?”李功雪说。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从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读书。希望同学们能够立好志,读好书,用你们的青春去照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浪漫征程。”

——在毛岸英展厅。

“同学们知道第一个报名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士是谁吗?”

“毛岸英!”学生们整齐的回答在纪念馆里响起。此时呈现在学生们面前的,是毛岸英生前用过的一顶帽子、一件衬衣、一双袜子和一条毛巾,毛主席生前默默珍藏,直到整理他的遗物时才被众人发现。

“毛岸英曾扛起锄头向农民学种地,进入工厂向工人学技术……面对抗美援朝战争,他毅然挺身而出,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讲解员毛婉瑶饱含深情地为学生们讲述了毛岸英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那么,请问同学们,毛岸英为什么选择去抗美援朝前线?”

“因为他想保家卫国!”“因为他是一名战士。”“因为他勇敢有担当。”……学生们的回答此起彼伏,却都表现出了对毛岸英的赞赏与敬佩。

“因为从很早开始,他的内心深处就有着伟大的革命情怀、崇高的国际主义精神以及强大的责任担当意识,指引着他走上了保卫祖国的征程,再无归期。”

“我也希望通过这一堂研学课让大家在生活中能用自己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一场风潮,用智慧和汗水打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祖国。”毛婉瑶对在场的学生们发出寄语。

——当同学们来到长征精神展览板块时,“展教结合”思政微课进入最后一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每个学生都曾背得滚瓜烂熟的《七律·长征》在纪念馆里高声响起,华容县一中的学生们在长征精神的介绍墙前背完了整首诗。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长征中,红军的平均年龄是多大吗?”

“20多岁!”“25左右!”“不到30岁!”……早早了解过长征事迹的学生们纷纷回答着讲解员庞鑫的提问。

“同学们说的都很对,师团级干部的平均年龄是24岁,最先到达陕北的红25军团,平均年龄是17岁,和大家差不多。如果是现在的你,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有信心战胜长征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吗?”

环顾在场的学生们,有的学生低下头默默地回答道:“不能。”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自己的长征路。”庞鑫介绍了把青春和生命献给家乡脱贫事业的黄文秀、文昌航天发射场首个95后分系统女指挥员周承钰等年轻人的故事,“伟大长征精神并不遥远,我们现在仍能看到长征精神一直在迸发出时代光芒。”

“我希望,作为民族复兴先锋力量的你们,可以不断攻克学习和生活中的难关,向祖国和人民交出自己合格的答卷。”

…………

在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里的一个多小时,同学们走走停停,时而沉思,时而记着笔记,全身心投入进了这堂“行走的思政课”。

事实上,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现馆藏文物、文献、资料达6.3万件,选取哪些文物,将他们背后的故事打磨成“展教结合”思政微课重点介绍给学生们,一度成了馆里的难题。

“从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到勤俭节约的美德,到人为什么而读书,再到那个时代年轻人的选择和伟大长征精神,我们每一堂课的背后都有着深刻的意蕴。”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宣教部副部长李瑛说,每一堂课都起源于过去,却立足于当下,历史与现实深度结合。

“我们希望能引导新时代的青年明白,民族复兴和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大家要坚定信念,成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李瑛说道。

这些“展教结合”的思政微课除了以一批具有代表性、感召力的文物作为课本外,在讲解员的培训上,也下了狠功夫。

“面对孩子们的专属课程,都是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组织相关专家现场评课后通过的。”吴婷介绍,讲解员们现在都在看教育类书籍,经常和师生们交流,悉心听取他们对课程的反馈,回来后再次对课程进行升级提质,“大家都希望当好这个老师。”

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记者了解到,课程还往线上延伸拓展。湖南省韶山管理局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院所,结合“韶山下的思政课”(第三季)和“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升级打造了20堂思政微课,学生们在“‘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平台”可随时自主学习。

这套课程,得到了各地教师的高度肯定。

“‘我的韶山行’做到了丰富多彩,既有对伟人生平的深入解读,又有对红色历史的现场教学。学生们通过参观伟人故居、纪念馆等场所,亲身感受到了伟人的崇高精神和伟大人格,对伟人的认识从书本上的文字变成了内心深处的敬仰。”资兴市立中学教师黄涵娟写道。

“‘我的韶山行’注重鲜活生动,采用了互动式、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学生们不仅在现场听了红色故事、看了红色文物展览,还参与了献花仪式、宣誓仪式、思政大课等活动,真正做到了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伟人的思想和行为,也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国热情。”澧县一中教师吕露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这套思政课里,除了献礼仪式、思政大课、“展教结合”思政微课外,还有行前自主探究课、晨间体育思政课、主题班会课以及行为规范课等。

记者了解到,同学们入住宿舍时,需要自己动手套上被套、枕头,整理内务;用餐完毕,要对餐具、垃圾进行分类后投入相应的回收区域;离开营地时,也要动手拆下用过的被套、枕头,将宿舍房间收拾干净……无声的教学,贯穿于整个研学过程中。

一堂好的研学思政课,余音绕梁。

在研学全部结束后,许多学校还纷纷开展研学手册评比、优秀学员评比、优秀班级评比和研学感想评比等,甚至开辟“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有感宣传专栏,让学生在研学、交流互动中进一步增强思想认同、情感认同、价值认同。

近一年的实践表明,集研前、研中、研后于一体的完整课程设计,专业教师全程陪伴的课程制度,多类型实景微课和思政大课相结合的丰富课程内容,“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让研学不再枯燥,也让研学能够真正做到“以研促学”。学生们研前认真预习、研中用心感悟、研后总结交流,纷纷表示不虚此行。

记者获悉,未来,湖南还将进一步创新形式,开设“诗词思政课”“音乐思政课”“探究思政课”等,让思政教育可视可触,力争把“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打造成为全国中小学生思政教育和红色研学的金字品牌。

一堂播撒“红色种子”的大思政课

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5).png

“我的韶山行”以丰富的内容、鲜活的形式,创新了中小学生红色教育方式,解决了之前研而不学的问题,取得了理想的效果,让同学们心中有了一位更加生动立体的毛泽东同志。

“这次研学让我知道了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为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伟人,也是一名好学生、好朋友、好父亲、好丈夫。”华容县第一中学2309班学生董汝慧说,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来韶山,毛泽东的故事她也早已从家人那里听了不少。然而,这次在韶山看到毛泽东的读书笔记、和朋友往来的书信,听到他送儿子毛岸英去战场,和妻子杨开慧的感人爱情的故事,一个更加真实具体的毛泽东形象在董汝慧心中树立了。

“以前毛主席在我心中就像天空中的太阳,光辉闪耀,而现在毛主席还像冬天的暖炉,温暖人心。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更巨大的吸引力。”董汝慧满脸笑容地说道。

除了伟人的形象更加具体,同学们对毛泽东的敬意也更加真实、更加崇高。来自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中学的学生石浩然在毛泽东同志纪念馆听研学主讲教师讲解完毛泽东读书、革命的故事和勤俭节约、立志奋斗的精神品质之后,看着展柜中一件件主席的遗物,备受感动。他说:“我终于理解何以毛泽东是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的‘伟人’,这和毛主席一生勤劳肯干、热爱学习以及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分不开。毛主席的崇高品质引领着我,照耀着我前行的道路。”

董汝慧和石浩然的体会既是他们个人的感受,也是每一个“我的韶山行”研学学子共同的心理感触。从他们在研学手册上写下的一句句研学感言中,可以更加明显地感受到他们对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由衷且真挚的感情。

益阳市箴言中学学生谭阳睿写道:“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应像毛泽东一样勇担时代大任,不顾艰难险阻,奋勇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临澧县晟德学校学生苏蓓蓓写道:“毛爷爷的故事教会我要多读书、读好书、精读书、广读书。他立志要改变中国农民的命运,改变中国落后的局面,他成功做到了。我辈应当向他学习……”

“在没来韶山之前,同学们对毛主席的认识一般只停留在课本上,是比较模糊的。”向燕说,来到韶山之后学生们发现,原来,伟人也和他们一样读书、劳动,伟人的青春也和他们一样迷茫过、痛苦过、奋斗过。“这种熟悉感一下拉近了伟人与学生内心的距离,也让伟人的形象变得更加亲切与具体。正是这种转变,给了学生无限的感动与力量。”

与感动随之而来的,是“红色火种”在学生的心中悄然种下。

孙炜锲,华容县第一中学高一2303班学生,他的外公是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兵。出生于军人家庭的孙炜锲,从小就听着外公讲述毛泽东的故事,以及红军英勇奋斗的历史。这些故事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对毛泽东和红色文化深深向往的种子。

在来韶山之前,孙炜锲对抗美援朝战争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当身处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现场听到毛岸英主动申请赴朝参战并得到毛泽东的大力支持时,联想到毛岸英年轻的生命在这场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场景,他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外公在我心中种下的‘红色火种’生根发芽了!”

“作为国家主席,毛泽东为了国家这个‘大我’,不顾‘小我’,把自己的儿子送到充满危险的战争前线。毛泽东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和毛岸英的大无畏精神让我肃然起敬。站在毛岸英照片前,我热泪盈眶,不忍离开。”孙炜锲言语哽咽地说道,并表示回学校之后,自己作为班长也要像外公一样,把这些感人的故事以及更多的红色故事讲给其他的同学听,让红色精神在他们这一辈得到更好的传承。

如果说在这次研学中,那些微妙而细腻的思政“小课”是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心灵,使红色文化在学生心中悄然生根,那么精心策划的思政大课《恰是风华正茂》则是一场集中、直接的红色文化盛宴,它以磅礴的气势和深入浅出的讲解,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远意义,并将“红色火种”深深地植入每一个学生的内心。

640_wx_fmt=png&from=appmsg&wxfrom=5&wx_lazy=1&wx_co=1 (6).png

杨碧琛是这堂思政大课的一位年轻主讲教师。“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开展以来,这堂思政课杨碧琛已经讲了无数次。然而,每次讲到因为革命而逝去的毛泽东的一位位亲人的时候,杨碧琛仍会言语哽咽,忍不住落下泪来。现场的许多同学也被毛泽东的感人事迹和杨碧琛的热泪盈眶打动,眼里泛起泪光。

宁远县第一中学学生胡美玲在韶山了解了关于毛泽东的点点滴滴,这让她感觉毛泽东就像自己的亲人一样亲切,毛泽东的亲人仿佛就是自己的亲人。他们在革命中遭受的苦难与毛泽东对革命的执着让胡美玲再也控制不住早已沉重的心情,落下一颗颗滚烫的泪珠。

很久,胡美玲的心情才得以平复,她翻开笔记本的后页,写下了一句送给祖国也送给自己的祝福:“愿中国兴盛,无苦难,无不公;愿自己的人生也像毛泽东同志一样,勇往向前,无惧无畏!”

“在他们炽热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们对毛泽东身上体现的‘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精神的认同,也看到了他们对整堂思政大课的认可。‘红色火种’已经在他们心中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杨碧琛满怀深情地说。

一路看、一路听、一路思,红色精神力量的冲击,在同学们的思想中激起了层层的波澜。在研学即将结束之际,为了让同学们心中积累的相对零散的研学感悟得到系统性的整理与升华,让他们对红色精神有更为深刻的体悟,韶山学校思政教育研学实践营地为每位学生精心准备了一场主题为“走进伟人故里,争做时代新人”的主题班会。

在华容县第一中学2303班的班会中,记者见证了这场深度的精神交流。

“经过这几天的研学,相信每位同学都有所感悟。现在,我们邀请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心得。”班会在主持人热情洋溢的讲话中开始。

然而,两天一晚的红色文化精神洗礼加上如此严肃的主题,让现场的气氛显得有些紧张。尽管同学们心中有千言万语,但站上讲台发言的人并不多。

这时,带班教师杨丽走上台,为同学们带来了暖心的鼓励。她分享了自己这几天的真实感受,并指着黑板上的“争做”二字,激励同学们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杨丽的真诚触动了同学们的心灵,使得原本紧张的氛围逐渐活跃起来。同学们纷纷上台,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感。

在同学们的分享中,“伟人”“红色精神”和“奋斗”是关键词。

有的同学被伟人脚踏实地的精神所感染,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努力方向。“毛泽东读书立志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未来,我打算多读一些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和奋斗史的书籍。”“毛泽东那件73个补丁的睡衣让我印象深刻。我希望能像他一样勤俭节约,以劳动为荣,过上奋斗的一生……”

有的同学则被伟人博大高远的胸怀所感动,也立下了一些宏大的志向。“正如誓词中所说,‘青年怀壮志,立功正当时’,我们应该胸怀大志,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是新时代的青年,要用红色精神滋养初心、淬炼灵魂,让红色基因融入血液,让红色成为我们生命中永不褪色的赤诚。”

一个个坚定而真诚的发言,引发了同学们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班会在《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中圆满结束。这一次,同学们比刚来到韶山时唱得更真诚、更投入,歌声坚定有力、震撼人心。

“在这激昂的歌声中,我深切感受到红色精神已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他们坚定地树立了‘听党话、跟党走’‘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人生信仰。这样的思政教育才是真正有意义的,才能真正影响到学生的一生。”杨丽感慨道。

记者看到,在一张张“红色研学综合服务评价表”上,“内容生动”“意义重大”等描述高频出现;在《学生研学手册》上,一个又一个的“希望时间再长一天,还想再好好感受”更是体现了学生对韶山的不舍。

“我的韶山行”在同学们的收获满满中结束,但红色教育的影响并没有因为“我的韶山行”研学的结束而消失。根据参与学校的反馈,学生在“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活动之后,学习态度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

“从韶山研学回来之后,学生们对学习表现出更多的热情与专注。他们更爱探索了,也对红色文化也有了更多的兴趣。”永兴县第一中学教师周润涛介绍说,有一个班的同学在学习历史课中涉及革命的故事时,自发联合家长一同前往革命发生地进行实地考察,通过深入挖掘革命故事背后的历史,亲身体验历史的厚重,感受革命先烈们为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所付出的巨大牺牲。

“参与了韶山研学的同学,有更好的精神面貌。他们摆脱了‘小我’的限制,有了‘大我’的情怀与担当。”城步苗族自治县第一民族中学副校长陈东元说,越来越多的同学把毛泽东作为自己的人生榜样,并把伟人的一句句教诲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他们普遍对社会表现出更多的关注,更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勇于担当、敢于创新,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并用自己的行动努力成为新时代的优秀青年。

而如今,“我的韶山行”的影响力早已超出了韶山。

据了解,在“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红色研学引领下,各地各校对红色教育积极响应、进行探索与创新,深化红色教育实践,讲好红色故事,帮助青少年成长为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韶山市镇泰小学是全省最先一批开展红色研学的学校。这所坐落在伟人故里的学校,思政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研学归来后,我们就组织学生每天开展5分钟的红色故事宣讲活动,将革命文化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高尚情操、优秀品格的人文教育结合起来。”该校校长毛蔚霞说,学校还通过党日活动、红色讲堂、思政课堂等,重点讲好中国故事、初心故事、领袖故事、家乡故事等,把学生培养成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大美韶山的推荐者。

衡山县岳云中学被“我的韶山行”研学活动中灵活多样的思政课活动形式、亲身体验的思政教育方式所吸引。在研学结束之后,校长吕强组织学校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我的韶山行”中的实践精神,并对学校的思政教育展开了一场“在实践中学习理论”的教学模式创新——在实践中育人,用实践精神育人。“未来,学校将常态化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红色研学实践活动,将育人理念进一步融入实践教育中,通过红色研学实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吕强说。

2023年9月初,娄底市第一中学组织高一学生参加完红色研学后,以班为单位开展毛泽东诗词分享会以及思想分享活动,月底又结合即将到来的国庆节开展“青少有志,强国有我”主题征文比赛。“下一步,学校将常态化开展研学活动,组织学生分批次前往韶山、紫鹊界、安江农校等地,打造娄底市一中‘行走课堂’思政教育品牌。”该校政教科科长汪运宝表示。

“‘我的韶山行’中小学生研学是一项带动引领的示范工程,更是一项意义深远的传承红色文化的教育实践。”夏智伦说,“湖南省教育系统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重要指示,充分用好红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作用,赓续红色血脉。通过韶山红色研学的示范效应,带动引领全省红色教育、红色研学蓬勃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理想,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编辑:吴瑞

热稿排行

Baidu
map